Quantcast
Channel: Glo's New Deep » Artistic
Viewing latest article 4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

我的Amy Winehouse

$
0
0

已有一段時間沒碰Amy Winehouse的歌,現階段處於Michael Buble mode中,但一聽到她的死訊,還是不禁哀傷和痛惜起來。

雖從曲中的幽暗和悲傷,加上花邊新聞,預料她命不久矣,但身為自私又關注的粉絲,幾年來一直等她只聞樓梯響的新碟,亦有點盼望她會挺過來,即使變老土了也好。

但她還是失守了,或者她根本沒打算守,由自己去。不過出過兩張大碟,事業高峰期只有短短兩年(即2006至2007年,成名作《Back to Black》發行了十一首歌加翻唱數首特別選曲,包括我心愛的《Valerie》),卻能在Lady Gaga前的樂壇掀起過一陣風浪,終於,流行音樂不再重複,你可以甚麼也是而獨立成格。這張大碟亦是千禧後十年內三大最暢銷的專輯。

她的唱腔是騷靈,音樂卻有嘻哈的強烈節奏和粗野,又能像爵士樂登大雅之堂,偏偏,她的人生是最cliché的搖滾。歌詞則無彊界,就是一個赤裸、黑暗、滿不在乎兼有幽默感的靈魂。

於是Amy Winehouse,與跟我一起聽的人一樣,都曾經觸動我。

沒有人不愛《You know I’m no good》的前奏的,電視劇《The Secret Diary of a Call Girl》便用了做主題曲,那是我最愛的高跟鞋音樂,對,踩高跟鞋跟跳欄一樣,須拿揑節奏,放工出夜街行去目的地時聽,就會準備好心情。

也曾經很需要《Just Friends》這首歌,她不停迴唱「When will we get the time to be just friends?」道出男女做朋友不停踩鋼線之餘,亦因為她陷得比對手深,多了幾分幽怨,特別是那句故作為對方著想的「But the guilt will kill you/if she don’t first」。

有一段時間我常常哭,靠她那首《Tears dry on their own》振作起來,每朝如常生活。《Love is a losing game》提醒你玩不起這樣的遊戲。

還有《Back to Black》,人生流流長,就是會一次一次向黑暗送上門,唱腔和旋律是何等壯烈無悔。

當然,還會一聽《Rehab》那句「They try to make me go to rehab and I say no, no, no」就笑,這個世界,就是充滿蠢過你、又老是要教好你的人,你只能俏皮面對。

當Amy Winehouse先比你一頭栽進黑暗中,然後走出來,拿出血淋淋又爛透的靈魂給你看時,你才恍然大悟:啊,你其實黑不到哪裡去。



Viewing latest article 4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

Trending Articles